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动态 > 工作动态
【平安建设】用好“十二字”秘诀做实诉源治理——格尔木市人民法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末端治理向前端预防转变
  发布时间:2024-07-05 00:45:59 打印 字号: | |

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在“党委领导、多元共治”的格局下,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,因地制宜探寻诉源治理特色模式。2024年以来,新收各类案件4409件,结案3544件,法定正常审限结案率97.56%,同比上升9.02%。其中,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3.7%。升和降之间是我院坚持能动履职,用好“走出去”“请进来”“提上来”“沉下去”十二字秘诀做实诉源治理工作,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果体现。

一、“走出去”,源头预防,止于未发。

一是开启非诉解纷“密码锁”。选派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立案庭副庭长专岗入驻综治中心,开展矛盾纠纷前端化解。制定由“审理”向“治理”转变任务分工方案,出台强化诉讼案源分析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新实践工作指引,深入开展“三进”活动10余次。实行“订单式”普法,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390场及普法宣传90余次。二是通过审判末端“看成因”。有效发挥司法建议“消未起之患、治未病之疾”作用,因案因类制作司法建议4份,回复率、采用率均为100%。制定《涉企纠纷前端预防工作实施方案》等,精准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0余次。三是筑牢基层治理“最前沿”。深入开展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示范活动,“农信鸟”河西人民法庭强化“家门口”式诉讼服务,设立3个法官联络站、5个巡回审判站、2个家事审判岗、1个双语流动服务岗、11名法庭联络员。积极促进矛盾纠纷由“化讼止争”向“无讼无争”转变,打造了5个“无讼村”和1个“无讼社区”。

二、“请进来”,协调联动,止于未讼。

一是拓展诉源治理“朋友圈”。建设一体化纠纷多元化解数据平台,辖区内8家特邀调解组织、6家社区居委会、21个自然村入驻调解平台,通过诉前调解分流41.3%的民商事案件。二是打好多元解纷“组合拳”。不断完善“法院+社会各界”多元化解格局,设立“两站五室两中心”,聘任特邀调解员32名,6名专职调解员常驻中心。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,委派诉前调解案件1319件,调解成功715件,诉前调解成功率54.21%。三是打好法润平安“先手牌”。坚持坐堂问案与法律宣讲相结合,组织庭审观摩9场240人。构建“一网两微五平台”宣传阵地,编写《格法办案的普法视野专刊》,推送典型案例47篇,推动案件办理结果转化为治理成果。

三、“提上来”,抓实审执,规范管理。

一是形成诉内治理“闭环制”。通过“治已病”筑牢“第三道防线”,出台审判监督制度15项,制作113项流程图,力争减少衍生案件。建立初信初访“投诉即办、马上就办”快速响应机制,妥善化解涉诉信访案件13件,办结率100%。二是激发诉源治理“新动能”。“万人成讼率”被纳入地方平安建设考核,矛盾纠纷由“诉讼解决为主”向“纠纷预防为主”转变,“万人成讼率”90.04件/万人。为辖区内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专题培训2次100余人次。三是书写诉源治理“新画卷”。成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,制定《行政争议协调化解对接工作机制(试行)》《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工作规则(试行)》,诉前调解行政案件2件。

四、“沉下去”,优化服务,贴近群众。

一是实现司法便民“零距离”。出台以“如我在诉”之心深化诉讼服务理念工作指引,网上立案申请2333件,集约电子送达13587次,真正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、让群众少跑腿”。二是延伸司法服务“新触角”。在全州率先推进“共享法庭”建设工作,将司法服务的载体和“触角”延伸至最基层——唐古拉山镇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、普惠均等的司法服务。三是绘就诉源治理“新‘枫’景”。制定深入开展执源治理工作实施细则,以15条具体举措实现“源头管控”“未病预警”。

诉源治理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,时刻以“如我在诉”的为民情怀和行动自觉,忠诚履职尽责,为写好诉源治理“大文章”不懈努力,为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法院力量。

立案庭号码:0979-8442072;0979-8442073

联系电话:0979-8442082

 
责任编辑:格尔木市人民法院